玉镯是国人传承至今仍令人钟情的首饰。而和田玉手镯凭借其温润的玉质,也是女孩们手腕上最美的一道风景线。但是你们知道吗?和田玉手镯作为传家至宝,背后也蕴藏着很多特殊的意义。
亲情的延续
中国自古代就有“无镯不成婚”的习俗,女儿出嫁时,母亲会送给女儿一只玉镯作为嫁妆。而手镯也作为传家宝这样一代一代的传下去,将父母对子女的感情寄托在这手镯之上。
和田玉作为哦传承感情的念物无疑是最合适的。温润的触感,细腻的玉质,带着岁月时光的浸润和印记,把藏在光华流转里的幸福和深情,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。
爱情的见证
玉镯是男子送给女子的结婚信物,在戏剧《拾玉镯》中就是用玉镯来当做媒介歌颂了一场动人的爱情故事。魏晋诗人繁钦写的《定情诗》中也有一句“何以致契阔,绕腕双跳脱”的诗句,描写了古人用手镯作为定情信物的佳话。
和田玉手镯即是爱情最好的见证。玉谐音“遇”,意思是命中注定的缘分,镯谐音“卓”,意思是百里挑一最好的,象征着爱情长长久久。
身份的象征
和田玉在古代被看作是地位等级的象征,是“礼制”的重要构成部分。而玉德作为道德和行为规范深深的植根于人们的心中,驱动人们崇玉、爱玉、佩玉,一代一代传承至今。
对中国人来讲,玉镯不仅仅代表着一种美,更代表这它的一种文化与价值。而对于一个女人来讲,佩戴一个手镯,气质和层次上就会有完全不一样的体现。
价值的提现
玉石行业有个说法,叫一镯二牌三把件四挂件。说的是玉器价值高低的排序,镯子的价值高于牌子,牌子的价值高于把件,把件的价值高于挂件。为什么是这样的排序呢?因为做手镯,尤其是做和田玉手镯,对于用料的要求极高。
做一个完美的镯子很难,不仅要避开水线,还要避开僵,棉。而且做镯子很费料子,一般的时候,一块十几公斤的料,切开后去掉僵,去掉各种毛病,可以做出十几个把件,几十个挂件,但是却做不出来两只手镯,由此可见,玉镯是非常难得的,其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。
世界上没有两块一模一样的石头,因此也不会有两只一模一样的玉镯,每一块精心雕琢的玉石都散发着独一无二的光辉。因此这传家宝,是独一份的珍贵。
人们总是习惯性的将和田玉与钻石作比较,凭良心讲,目前来说钻说确实比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要高,但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,同是奢侈品,和田玉能成为文化传承,但钻石却只是珠宝。
很多玩友谈到钻石的时候,脑子里都会蹦出一个特别生动具体的形象,就是镶嵌在戒指上闪闪发亮的东西,而提起玉,脑海中忽然之间会闪过很多东西,会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愫存在。